温县各村都有历史典故——温县各村的由来

历史典故 2020-12-26 11:01历史记录www.qiwenkd.com
温县县辖镇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在县境中部。战国时赵孝成 王封李同父于此,因名李城。隋大业十三年(公元617年)起,为温县县治迄今。1956年建镇,1959年改为城关公社,1983年恢复城关镇,1986年改温泉镇。
 
 
 
祥云镇
据传南朝宋时,避难王子同俩皇娘到今村北一公里的范庄(现改喜和),途经此村休息,落村名 “难王” ,转音称 “南王” 。尔后,历代沿习之。清初(1644年)叫南王镇。康熙年间为与镇东派生村相区别,称西南王,民国时改西平镇。1949年因纪念革命烈士张祥云同志,改为祥云镇。
 
 
 
图片
 
温县始建于唐代的慈胜寺,匾额传说是神笔王铎手笔
 
 
 
觉世头村
相传,明朝之前村中前街十字旁有颗古槐,粗可一围,根夹大石头,人们能坐下乘凉。元明战争后,村里庐毁人绝。名洪武年间,申氏一家由山西洪洞县迁来,栖身于槐树下,取名夹树头,沿用至民国初年,尔后,谐音叫成觉世头。
 
 
 
西梁所
据传,早在春秋时期,原在西梁所和东梁所之间有条湨河。公元前636年,晋国王晋文公大会诸侯于湨梁,诸侯们在湨河两岸开会,因而河东为湨河。河西叫湨西。明至清乾隆年间,曰梁家所。清末,分别叫东、西梁所。西梁所在湨河西,称西梁所。
 
郑门庄
相传,元明之间,今南张西北约0.5公里处有座大寺院(名称与创建失考)。因毁坏折除,就近三村,今南张分到南窗;许北张分去北窗;王门庄分得一合门,故有“南窗、北窗、一合门”之说。始有门家庄——旧址在今王门庄,明朝时,村里修建的三管庙和村西北修建的土地堂,前门匾额上均有“门家庄”字样——后来,简称门庄。到清朝中后期 先后有王、郑、刘、韩等姓由各地迁来“门庄”或附近分片定居,逐渐以姓冠“门庄”了。该村郑家于清朝中期由温县城内后街迁此,因村在“王、刘、柴三个门庄”东南,取村名郑门庄。
 
张圪垱
相传,该村最早的旧址,,原在今老蟒河的北边,当时村东北隔荣蛐河清风岭上有朱沟,岭之阳坡下是段沟,段沟与朱沟之间有条两百米小沟,沟里住着窦姓人家,称窦沟。
 
曾在隋代之前,窦沟有一个人在朝任黄门侍郎,死后葬于窦沟北地,因此,段沟、朱沟、张圪垱一起叫黄门。元明战争后,村里只剩屡姓一人,明嘉靖年间,张克昌一家由温县城内南街迁此,称黄门村(西社)。清乾隆十六年(1751年),大雨霖,河溢飘圯,房屋倒塌,村庄北迁至岭根,于乾隆二十五年改为坡底村。至清嘉庆十二年(1807年),又因黄河泛滥,村搬至高圪垱,且张家户多,取村名张圪垱至今。
 
牛洼
据传,约在唐朝初年,牛洼南为清风岭,北有六米左右的土岭(现已夷为平地),村落随处凹地,却岭岗环抱,即黄、沁两河发水,仍安然无患。因此曾流传“南山至北山,只有三里干,乐哟,牛洼!”之说。后人颂称“古乐村”;明代以地貌呼村“凹里”;清中叶称“凹村”;民国以来,因牛氏繁衍成大户,遂以姓冠村叫“牛洼”。
 
罗坡底
据传,罗坡底旧址原在黄河滩12区地字16号寇三元庄(早陷黄河),明永乐三年(1405年)因黄河发水,迁至8区地字16号关帝庙庄,明正 统一年(1436年)为黄河泛滥,又迁温西梅岭之下古杜村,明成化18年(1482年)济沁暴涨,温沁大水,人畜漂没,再迁清风岭坡根寇十字处,与当时的(左、焦、赵、史)四姓庄合并,更村名为挪坡,后谐音为罗坡。明末清初,经过人丁繁衍,居民逐渐向今村岭上依地势东西延伸,改村名罗坡底。
 
 
 
张寺
相传,元朝时今村西北偶有座古寺,寺内住着许多和尚,寺旁住有张家,姓与寺相联,曰张家寺。元明兵战起,因寺中有一武姓的和尚不行正道,累及打死全部和尚,烧掉了寺院。明初,马家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,落村名张寺,隆庆至万历年间称张市(谐音)村,清乾隆十一年(1746)前后一度叫张仕(谐音),后复称张寺,沿用至今。
 
北平皋
春秋晋邢邱,汉置平皋县,以其在河之高地,得名平皋。到了清代,因砦西南另扩一庄,该村位北,所以叫北平皋。
 
方头
相传,春秋年间,温县为赵家封地,故东周晋国上卿赵盾(约公元前600年)死后葬此,并修一大冢作为纪念,因冢顶呈方形,曰村名方陵。明初方头只有李、武两家,朱家又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,叫方陵村。清至民国改叫方陵头。后来逐渐简称方头。
 
 
 
大渠河
据传,明朝前此村有徐、雷两姓居住,村中有渠,村北有河傍村向东折南流过,因名渠河。明初赵、翟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,仍袭原名,清初一度叫前渠河(北有 后渠河),后改大渠河(北为小渠河)。
 
西南冷
西南冷据传,明朝前为村北今学校后有道东西土岭,落名南岭村; 后因东、西南冷间有一冷阳桥; 曾一度叫冷阳村;清康熙年间改称南冷村,解放后村落逐渐向南延伸,此村在东南冷西南,改为西南冷。
 
南张羌
据南张羌周德魁85岁老人讲;听老年人常说,大约在晋朝以前,俺村分王庄、乔街、汤家沟、李远沟四片,后来发展成一个村,村无正名。约到西晋时,有个武官张羌死后埋葬村北,俺村在张羌幕冢以南,渐渐将村名叫成南张羌。明初,任、周、乔等十八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,村名仍叫“南张羌”,沿用至今。
 
中张王庄
中张王庄据传,清乾隆前这里为黄河滩,无人居住。约在道光年间始有种地户先后迁来,北起老蟒河,南至黄河堤的3公里内分片定居。后来渐以人名、堂庙、方位呼庄。称“头一庄、张大安庄、关公堂、努干庄、张留生庄、赵来德庄、大王庙庄等等。民国时,统称一区西五乡44保,约八年后叫40保。
 
自1933年黄河决堤20处后,河身北滚,屡次塌沿,危及各片庄,不断北迁,直至解放后,才聚居于头一庄和张大安庄附近,合为一庄,并以村长张恒春,财粮王金柱两大姓,取名张王庄。1955年分张王庄一、二大队,1959年将一大队分为一、三大队,沿用至1983年,因村里原为三大队,位于一、二大队之间,改为中张王庄。
 
林村
林村据传,明朝前此村因孙家居住,曰孙家庄,明成化十八年(1480),赵家叔侄仨由山西洪洞县大河岸柳树村迁出,叔侄途中商定以"林"字为纪,分住济、温二县三个村,长侄赵清高居济源县东南"梨林"; 次侄赵清西住济源县西南"林仙";其叔赵之和定居温县孙家庄,而孙姓已绝,改称林村。
 
西虢
据春秋周惠王二十二年,晋献公讨伐虢公 (名隗),虢公隗出逃至温,死后葬于温东虢湨水之南(今村东北约0.5公里处)修一冢。该村因在虢公冢西南,取村名西虢。明初各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民来,仍沿袭原名。
 
马庄
马庄现在马姓居多,但追本求源,可不是一个嫡系。听村中老年人说,明朝前,老户马家,当时只有三家。以前老村委会计马洪兴,是老户马家那支,村名马家庄。到洪武年间,从山西洪洞县迁来马、郭、赵三姓,仍沿用原名,清朝时,简称马庄。
 
大黄庄,小黄庄
据传,明朝前姓黄的一家在此定居,曰黄家庄。后因人口繁衍,哥俩分居,弟向村西南建村,取名小黄庄,哥留此村,改叫大黄庄。
 
大尚
相传,约三千多年前商汤巡狩,途经此地,修行宫(后人建座汤王庙)一所,尔后,居民逐渐迁此成村,誉名大商,到了周代,人们忌 “商” 改为 “尚”,称大尚至今。
 
西招贤
据传,晋司马懿曾在此招贤,得名招贤。清康熙十二年 (1673年) 为与村东派生村相区别,而名西招贤。民国时改招贤镇。1950年重改西招贤。
 
前崔庄
相传,唐朝前今村西南居有姬姓,东北蛐蜒河南湾内住有崔家,两姓中因崔家户大人多,曰崔家庄。元明兵战时,姬、崔两氏各存一人,明初,又有崔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,仍叫崔家庄。后来,姬姓户绝,崔家人丁兴旺,渐渐向蛐蜒河北扩展,形成南北两庄,该村在南呼前崔家庄,后简称“前崔庄”。
 
北冷
据传,明朝前为村南有道东西土岭,得名北岭村,明清间谐音为北冷村;1930年曾一度称文德镇;后复改北冷迄今。
 
西保封
据传,明朝前此村叫保封镇(含义失考),老庄原在村东2公里许的郑老庄与西南周村涝河之间,后因洪水横流,房屋倒塌,村庄淹没,部分村民西迁到此,另建新庄,取名西保封。1935年为村东有小西保封,曾一度叫大西保封、西保封、大保封,现改西保丰(喜庆丰收)。
 
西关白庄
据传,约在清道光年间,此村原在黄河滩七区地字六号界,当时,因村中名兽医王富之名叫王富庄,后因黄河涨水,东搬三疙瘩,西挪五疙瘩,居住分散,统称滩庄。到民国六年修复黄河大堤,河总前来巡察汛情,问及庄名时,始据村中文秀才关胜武,武秀才白风琴两姓为村中多户,取名关白庄。民国二十二年(1933年) 黄河堤决20处,此村就溃决4段,此后黄河屡次向北塌沿,村落不断北迁,才聚居于今庄,村名仍沿用关白庄。后来,村东逐渐形成一个小庄,叫小关白庄,两庄对比,此庄叫成大关白庄了。1962年称关白庄一大队,1983年改西关白庄。
 
西林肈
据此村老人们说,在周王灭温(约公元前650年)时,这里方园为一大片树林,后来,人们就在树林中辟地建庄,取名林肈 。又据老人们口传,当时,穿过树林有条从西北向东南流向的湨河,时间长了,由于人口繁衍,村庄逐渐向湨河两边发展,此村座落在湨河西边,称西林肇。到了明朝初年,职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居住,村名仍沿用西林肈至今。
 
南保丰
据传,明朝前此村叫保封镇(含义失考),老庄原在今村北的周村涝河北侧。后因洪水横流,房屋倒塌,村庄淹没,部分村民搬至镇南南花岗(即今址)另立村庄,取名南保封。现改“封” 为 “丰”(含丰收意)。
 
北保丰
据传,明朝前此村叫保封镇(含义失考)。老庄原在郑老庄一部及西南的周村涝河之间,后因洪水洪流,房屋倒塌,村庄淹没,部分村民向北搬迁。另建新庄,取名北保封。现改“封”为“丰”(丰收意)。
 
五里远
五里远之名,由来甚古。据传,早在元朝前村里五个大梨园,梨味鲜美,誉称五梨园,又因村距温邑五里,也叫五里园。明朝至清乾隆年间,可能园、院谐音故叫五里院。清光绪时至今日称五里远。
 
夏庄
相传,明弘治年间旧址原在今庄正南1.5公里的老蟒河南边,村中因夏姓居多,曰夏装,崇祯17年(1644年)春,大雨;夏,黄河复至故道;秋,黄河堤北塌30里,村落尽没。居民搬至清风岭(上植梅树多,亦曰梅岭).后上庄(南边)之下,两村相对,改名下庄。后来,渐因上庄早已消失,又推本溯源称夏庄。
 
北贾
相传,东汉光武帝时有二十八位大臣,后称二十八宿,死后埋葬在怀庆府一带,其中一位大臣名叫贾福,死后葬于今村东南(南贾西北角),修一大冢。此村在贾福冢西北,因称北贾。
 
苏王
相传殷纣王时,博爱内都为冀州,封苏护为候王,镇守冀州。该村是苏护粮台(仓库)兼演兵场,也有说是苏护故里,后落名苏王村。很早前此村曾有苏姓人家,传说为苏护后裔,以后绝迹 。元末明初,兵荒马乱,只剩下赵、桑两姓。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张、王、李、梁四姓定居,沿称苏王至今。
 
阎庄
相传,清道光三十年(1850年)时刘德顺从温县太康,石奎泰从县城西关迁此种地,咸丰四年(1854年)时阎氏寡妇携二子从巩县神地迁来,形成村庄。此后,三姓中以阎氏人旺,始称阎庄迄今。此村旧址原在今庄南1.5公里11区地字16号处,后因黄河塌沿迁到今址西南约0.5公里地字19号吴丈口扎庄,同治三年(1864年)移至今庄.
 
后常店
据78岁老教师刘明道说,我青壮年时屡听老年人口传,俺村西北岗前有条从东北武陟县宁郭通往西南孟州(孟县)官道,常家最初曾在路边开店,过路客商多在这里住宿,渐渐生意兴隆,店铺也有了名气,人们称之十里(距县城)常店。后来,繁衍成村,以店落村名了。72岁老农郑习吉回忆,记得他大约30岁,1943时,曾在该村济读庙(今已旧貌全非,设为学校)里看到唐时铸造的铁钟上,铸名捐钱修庙的多数姓常,足以证明当时村里的常户大人多,只是解放后不知那口钟埋在何处。元明兵起,村灭人绝,剩下一片废墟。明初,始有梁、曹、刘、原、郑、王等户,先后迁来故址东南定居,村名仍叫常店。清中叶以后逐渐发展为南北两庄,此村在北,称后常店。
 
安乐寨
相传,三国时今安乐寨、古城、招贤一带,原为温邑故城。司马氏欲代魏,曾选择故邑筑城建都。以故城为中心,跨清风岭,坐北向南,纵宽各三公里,占地九平方公里许,夯土筑城。东门砖刻“司马故里”;西门石刻“安怀寨”。后称“古晋城”。俗称“版城”。
 
“古晋城”分内城外城,内城居中偏西,原名“安乐官”,是为帝妃皇室居留准备的主要宫殿。周围筑高大的城墙,开有南、西两门,南门上刻“安乐宫”。约在清初(1644年)改名“安乐寨”。后因历年受黄河和战争的影响,南、北外城湮灭,寨墙倾颓。咸丰三年(1853年)又在原有寨基上增高加固,添修了东、北两门,北寨门上石刻“安乐寨”三字,两边刻咸丰三年小阳月重修,同时将南寨门上原有“安乐宫”的“宫”字凿掉,改为寨字,显然辨出“寨”字凹进许多。
 
小营
相传,三国时安乐寨、古城、招贤一带,原为温邑故城。也是晋宣帝司马懿的故居,后称“司马故里”。司马氏欲代魏,曾选择故邑筑城建都。以故城为中心,跨清风岭,坐北向南,纵宽各三公里,占地九平方公里许,夯土筑城。后称“古晋城”。俗称版城。当时,城南约400米处曾有少部兵士扎营,是个小营盘,也叫校尉营。之后,桑、王两姓到此聚居成村,曰小营。后来,桑姓渐渐绝户,杨、张、刘、马等姓先后又迁来,村名仍叫小营至今。
 
番田
番田村名之来历,其传说有二:
 
一、 据该村名绅、清时举人、民国县参议员、河南省史地研究小组成员,解放后历任校长(番田乡副主任张秉寰回忆其姑夫)李则纲生前曾说:“明朝前,有个姓吴的大将军领兵于此打了个大胜仗,帅部扎在今大吴村,吴又在东、西小吴娶了两个美妻。彼为庆贺新婚,将战俘押此垦荒,尔后,垦荒者定居下来,取名”翻田“清后改曰’番田‘。”
 
二、据白沟作郭丙伦77岁老人说:“相传,元朝前番田原是一片荒原,无人居住,元时,异族北番人入侵中原,迫使战俘于此耕耘,后来,战俘定居此地,取名“番田”。
 
段村
据传西汉时期,有位武将段青曾在这带打仗,其战亡后葬于今村东0.5公里处,修冢曰“段青冢",从此,人们逐渐前来冢西定居,形成村落,遂以冢命村名段村。明初,张、仝、宋、魏、秦、茹、苟、杨、赵、王、牛、范等姓,先后由山西洪洞县迁来,村名仍叫段村。
 
北镇
据传,北宋景德元年(1004年),辽兵入侵(宋疆)在此扎营,(宋帝派杨家父子在南防御),宋辽阵线对峙,辽在北,曰北阵,后“阵”谐音为“镇” 。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民来,村名仍叫“北镇”。明、清县志亦有讹写“北珍"。
 
东高肇
关于高肇村名,由来已久,据西高肇65岁崔志林、62岁张立全二人回忆:早在我们十多岁时经常在 ”九天太乙元君庙“ 里玩,目睹山门下朝东竖立的清乾隆十八年(1753年)重修《三圣祠●碑》上,镌刻高姓捐银不乏其人。确证:早在明朝以前高家就在此最先建村,因名高肇。明初高家户绝,张、王、李、赵、韩、候、蔡、范、崔、段、杨、吴等姓先后迁来,村名仍沿用高肇,民国时以:“九天太乙元君庙”东 “南北小河为界” 分称东明乡,西明乡,1961年分为东西高肇,此村位东,叫东高肇。
 
蔡庄
据传,明洪武年间蔡宽、蔡刚叔侄俩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,取名蔡家庄。清康熙(1662年)改为蔡庄。
 
余村
据传,晋朝前因于家居此,得名于村,晋时陈、韦两姓迁来,陈家曾出了陈 “安齐、安民、安寿、安乐” 四个进士,一度叫 “进士村”,后复称于村。沿习至清康熙十二年(1673年),村民为使村中人才辈出,将于村改为余村。
 
大吴
据传,远在南北朝(公元420年)以前,吴、李两姓住于今“慈胜寺”街东片,曰吴李庄,明洪武四年(1371年)又有吴、徐、郭三姓先后由山西洪洞县迁来,吴姓一部住寺东片吴、李两姓之间;一部住寺西小片;徐、郭两姓分别居于寺西小片之南和东南,自然形成三个片村。后来,三片各姓人丁繁衍,逐渐连成一村,由于吴家户大人多,改村名大吴。
 
杜庄
据传,唐朝时此村叫聚仙庄,因李铁拐、汉钟离、吕洞宾、张果老、蓝采和、何仙姑、韩湘子、曹国舅八仙曾在村北天王庙聚会得名。后称聚仙古庄。明初杜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,改为杜庄至今
 
北孟村
据传,明朝前孟家在此定居,取名孟村,后因洪水横流,将村冲为南、北、西三片村,此村在北,称北孟村。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三王、三史、二张八户人家,村名仍叫北孟村。
 
 
 
武德镇
地名的由来含义及演变:
 
武德镇为春秋周邑。汉置州县,属河内郡。东汉属司隶河内郡。晋属司州河内郡。北魏为怀州(今武陟县西南南张村)。东魏始置武德郡(
 
天平初析河内郡地置武德郡。郡治州县,郡名遥取秦汉时武德县名一一今武陟县东南大城村)。隋开皇十六年改州为邢邱县,遥取古邢邱为名(今温县东南北平皋村)。大业二年改邢邱为安昌县,取安昌候张禹国城为名。唐武德三年改为武德县。后废武德置北义州。四年复改武德,属怀州。宋熙宁六年(1073年)改为武德镇。金时仍沿用,属东南路怀州。明、清属怀庆府。1945年8月由沁阳县划归温县治。1962年建立武德镇公社 。1983年改为武德镇乡。
 
东、西留石
一、据东留石三位老人口传:“西汉时刘邦部下有位侍从之臣,即中涓,叫石奋的人,家住温县西关,石家父子五人曾在朝中做官,年享俸禄粮万石,人城之 ”万石君“ 。一天,石奋从县城出发,进京长安,途径这里,百姓设宴挽留石奋住了一夜,此后,落村名留石。清初由于人口繁衍,又东扩一村,俺村在东,叫东留石。”
 
二、据西留石77岁马士聪、66岁中医张绍先谈:“听老年人们常说,明朝初年俺村叫安仁乡,与东福庄、南兆村成鼎足状,距俺村北约150公尺处有一流沙河,自西北向东南经东福庄与南兆村之间流去。明成化十八年(1482年)三村曾遭其洪水冲击,致使房屋倒塌,村民逃离远方。灾后,”难民归来,重建家园,但因地界淹没,互相争执。由俺村张相铭、东福庄张灿、南兆村王百堂三人偕同实地考察,适在流沙河内发现一方陨石,经商讨决定,将石破成三块,各执一块,就地建立一所庙堂,命名 “三石庙”,落村名留石。后来,逐渐以庙西为西留石;庙东为东留石;庙南为南留石(据说此村因强盗多,被县衙洗灭,现已绝迹)”。
 
后杨垒
据传,宋朝前古人曾在这里建座“七圣庙”,之后,百姓逐渐聚集成庄,曰 “七圣庙” 村。北宋杨家将为抗敌曾在此村南(今前、后杨垒间)筑俩擂台(台呈园形,高数尺,径三丈。)比武,遂易村名杨擂,久后,渐演变为杨垒。明初,迁民来,仍沿用原名。到清康熙年间,为与擂台南小南庄相区别,复改后杨垒 。
 
前峻山
据传,宋朝前因村东有清风岭,村西有土岭,此村地处两岭之间,取名双岭村。明初因村西有条利河,村东有条围村河,两条河经村西三官庙两孔桥处汇合,流入村西南石板桥为一河双流(双河道),改名双流。清康熙十二年(1673年)时因人口繁衍,分往南北两村,此村在南,叫前双流。1952年为纪念张峻山同志(1947年在我村战斗中牺牲),改前双流为前峻山。并修建张峻山烈士纪念塔一座。
 
三陵
此村西北角现有三个大土冢,鼎足定位,完好无损,西南最大的一冢高约10米,基围约108.3米。据传,是晋朝皇帝司马氏三代祖陵,后因看守陵墓的人居此,到南北朝时,繁衍成村,遂呼村名至今。
 
东城外
据传,晋宣帝司马懿欲代魏,曾选择故邑筑城建都。以故城为中心,跨清风岭,坐北向南,纵宽各三公里,占地九平方公里许,夯土筑城。后称“古晋城”。俗称 “版城” 。唐朝前因此村位于晋城西北隅城墙外面,落名城外 。明万历年后因人口繁衍,西扩一村,叫西城外,此村在东,改为东城外。清乾隆中期曾称东城宇,后复改东城外。
 
贺村
据传,三国时司马懿曾在贺村屯兵,并在赵疙瘩(今属西坡)北十字西土台上喝酒,受文武百官朝贺。此后,每年中秋节,附近百姓也来这里喝酒,誉士台为贺(喝)酒台,称村名为贺邨,后改为贺村,沿用至清朝中叶后期。道光年间,贺村依地势修成大寨,寨高沟深,南北寨门相对,门上刻“贺邨寨”三个大字,寨四周有三堂一庙,东北角财神堂;东南角关公堂;西北角白衣堂;西南角祖师庙。寨东叫东坡;寨西叫西坡;寨北叫杨庄,加上寨内统称贺村。1962年4月分为贺村、东坡、西坡、杨庄四个大队,寨内仍叫贺村。
 
西岳村
据传,早在明朝前,村中住着两家姓岳的,所以称岳村。尔后,人丁兴旺,逐渐扩为东、西俩岳村。清朝初年,东岳村以其地理位置在东,要称大岳村;西岳村凭其村子大,人口多,也要称大岳村,俩村争执,告到县衙,结果,县官以俩村之间的大冢为 据说:“冢里埋的是大人物,”判定东岳村为“大岳村”。从此留下“大岳村不大,小岳村不小”之说。1985年复改西岳村。
 
刘郭作在西岳村西北,明朝前,郭家弟兄四人"分住各片,合作防范,”并前冠“东、西、南、中" 四个方位(即今四个郭作)。该村位东,取名“东郭家作"。元明战争时,朱元璋三洗怀庆,郭家人被杀绝,明初,刘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,改村名刘郭作。现在,刘郭作、西岳村已连聚一片,成一个自然村,合称"西岳村”。(有五个村民组,岳村乡政府、村委会同驻西岳村)
 
许北张
相传,元明之间此村与今南张、王门庄(刘门庄的自然村)呈鼎足状。此村西南约0.5公里处有座寺院,名称与创建失考,因拆,就近三村南张分去南窗,此村分到北窗,王门庄分得一合门,故有 “南窗、北窗、一合门” 之说,尔后,此村因名北窗。明初,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,改名北张。清初,许、张、阎、原等姓先后由各地迁来,村名仍叫北张。约至乾隆二十年,许氏繁衍为大户,遂以许姓冠村 “许北张”。
 
亢村
据传,三国前此村为冀州(今博爱县内都)城南关,两晋时沁河改道于城关之间,居民南迁至此。当时,村中地势低洼,周围沼潭坑池较多,因名坑村。清初,由于村势低洼,常受洪水侵害,人们矢志征服水患,向往居安,恶其 “坑” 的贬意,废坑土为亢村。
 
北善台
据传元朝前,此村一带惯植桑树,隔沁河北堤侧又有北桑村(即今博爱白马沟),因叫南桑村。后为村中有一耕牛生下一只麒麟,人们惊为怪物,将它打死。后来,朝廷传旨进宝,村民怕皇上怪罪,只得捏奏善胎。遂易南桑村为善胎,之后,遂渐谐音为善台村。
 
南张伦
据传,早在明朝前张鸾一家居此,取村名张鸾。明初,先后又有张、刘两姓迁来,仍叫张鸾,隆庆年间,此村因在王、焦、贾、杨四张鸾村南,改名南张鸾,转叫南张伦。
 
王太保
据传,明朝前此村小而无名,依村东北有个岳村,村里有一家姑嫂武艺高强。一天,官员运送皇纲途经北洼,被姑嫂聚众劫去。皇上得知后,派兵洗灭了岳村,也累及此村。幸亏朝中一位姓王,官职太保的人出面讲情,始免受其害。此后,落村名王太保。明初有赵、秦、李、阎、田等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,后来,张姓一户又从后杨垒迁来,村名仍叫王太保。
 
南镇
据传,北宋真宗景德元年(1004年),北辽入侵宋疆(今北镇),帝派杨家父子驻此防御,形成南、北阵营对垒,此地在南,曰南阵,日久天长,谐音转为南镇。
 
王薛
据传,明朝前因薛家居此,取村名薛村。明初王化海、王化敏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来,仍叫薛村。清康熙年间,王家繁衍成大户,改村名王薛。民国以来叫王薛村。1985年改王薛。
 
黄庄
据传,明朝前此村旧址在今庄东南简易公路东侧,原名前东留,北有后东留。明初黄信一家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废墟上建村,取名黄岗(尔后后东留易为东留),后因涝洪冲村,西搬小史庄(即今庄址),先称小史庄,明末改为黄庄。
 
南韩村
据传,元朝时此村南约半里许,原王老坟东侧,住着翰林院学士的韩姓人家,村曰韩庄。明洪武年间(1368年—1398年),王怀宝三子王成相由山西洪洞县永兴村老槐树下迁居今村,取村名三槐堂。不久,孟县南庄韩家迁来,大兴土木,建筑宽敞,改名韩村。后来,韩家衰败,王家兴盛,仍沿用韩村。明末为与村西北韩村相区别,此村在南,改称南韩村。
 
西郭村
据史书记载,春秋周桓王五年(公元前715年),秋七月宋公、齐候、卫候会于温,盟于瓦屋,以释东门之役,瓦屋在今村东南0.5公里处的窑场,因名瓦屋村。明初郭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,改名瓦郭村。尔后,郭家人丁兴旺,又东扩一庄,此村在西(西郭村郭家绝户,东郭村尚有郭姓),故名西郭村。
 
前北马
据传,晋时此一带 (南、北马,东、西南马、) 为司马懿的养训 马场,此村为北养马场,取名北马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 ,褚姓两户从山西洪洞县迁来,仍叫北马。康熙年间,由于人丁繁衍,逐渐北扩一村,此村在南,称前北马。

Copyright © 2014-2022 www.qiwenkd.com.奇闻网 版权所有

奇闻异事,飞碟,ufo,奇闻趣事,奇闻怪事,灵异事件,灵异故事,考古发现,恐怖事件,世界奇闻,宇宙奥秘,未解之谜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