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普洛夫的狗

世界奇闻 2022-09-10 17:54世界奇闻录www.qiwenkd.com
      巴普洛夫,俄国心理学家、生理学家。更通用的译名是巴甫洛夫。最著名的成就是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(巴普洛夫条件反射)。其最著名的实验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,正常的‌‌​‌​‌‌​​​​​​‌​​‌‌狗对食物会分泌唾液,对铃声无感,当喂狗食物的时候摇铃,等狗对铃声产生条件反射之后,只摇铃狗也会分泌唾液。
有些人对人际交往有一种莫名的恐惧。
路上遇到熟人时,他们往往眼神躲闪,或是马上掏出手机,装作没看到。他们很少去人多的地方,因为人越多,他们就越紧张,甚至手脚都会出汗。
在同学群里,他们永远是最沉默的一群人,因为他们害怕他人的不理睬,担心自己成为“话题终结者”。
在朋友面前,他们永远是最不起眼的一群人,看着朋友们谈笑风生,自己却接不上话,只能生硬地接茬。
 
在人际交往中,这些人似乎总是在尴尬、担忧、焦虑,他们也曾想过要改变,但每次遇到相同的情境,便会犯同样的错误。
屡次的挫折使他们产生了习得性无助,以至于后来遇到改变自己的机会,他们也不会再有勇气走出这一步。
社交恐惧,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内向吗?
其实仔细观察我们就能发现,在人前畏畏缩缩的人,私底下未必很内向。
有些人在KTV里面不敢唱歌,他们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点歌、欢唱,尽情地释放内心的情感。或许他们认为别人唱得远没有自己好,但他们就是鼓不起勇气迈出这一步。
 
当他们回到家之后,或许会打开全民K歌,用深情或是暴烈的歌喉诉说着自己的故事,抒发着自己压抑的情感。
可见他们并不内向,因为内向是一种人格特征,人格具有稳定性,并不会因为时间、场所的改变而变化。
为什么在家和在外完全是两个人?
社会作用力理论认为,当一些社会源(social sources)或称作用源、影响源(sources of impact or influence)作用于一个目标靶个体时,该个体体验到的作用力的量(I:impact)
是这些作用源的强度(S:strength)、接近性(I:immediacy)和数量(N:number)的乘积的函数(multiplicative function),即 I(Impact)=f (SIN)。
KTV里面有很多人,因此N的值比较大;唱歌的人通常处于兴奋、亢奋状态,情绪高涨,因此S的值也比较大。KTV包间相对于众多的人来说显得比较小,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比较小,因此I的值比较大。
 
综上,影响源的强度、接近性和数量的值都比较大,个体在KTV包间里面感受到的作用力也很大,所以有些人才会感到浑身不自在,并且没有勇气唱歌。
如果是关系非常亲近的人还好,要是关系一般,再加上个体本身就有社交恐惧,那个体感受到的压力几乎还要成倍增长。
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,他认为,凡是能导致个体行为频率提高的,则称为强化,凡是能导致个体行为频率降低的,则称为惩罚。
而人们对于社交的恐惧意味着社交行为频率的降低,即受到了惩罚。
例如,很多人一开始其实并不惧怕社交,他们热情开朗,希望与每个人都成为朋友。
但是某一天他无意中得罪了一个人,这个人为了报复,暗中挑拨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,以至于每当他与别人说话时,都会遭到白眼。
同学们开始排挤他、厌恶他,这深深地伤害了他的心,他对社交的恐惧由此产生。
相信大家都听说过“巴甫洛夫的狗”。
巴甫洛夫提出了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,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(例如婴儿的吮吸反射、觅食反射、抓握反射等)的基础上,通过将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,使动物在受到条件刺激的情况下出现与无条件刺激相同的反应。
巴甫洛夫是一名生理学家,他把狗作为被试者,通过呈现食物来刺激其唾液分泌。
一段时间以后,他惊讶地发现狗在看到食物之前,仅仅是听到主人的脚步声就已经开始分泌唾液,巴甫洛夫由此开始了条件反射的研究。
 
按照巴甫洛夫的理论,人们怕的不是社交,而是怕被别人侮辱、被漠视等等。
侮辱和漠视(无条件刺激)引起焦虑和胆怯(无条件反应),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,由于中性刺激(社交)的呈现总是伴随着之后的侮辱和漠视(无条件刺激)。
反复多次之后,社交由此变为条件刺激,形成条件反射,从而仅仅是与人相处就能引起焦虑等不良情绪。
明白了这些心理学原理,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现状。
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对于社交的恐惧并非一日形成,想要消除也不可能一蹴而就,但相信凭着不懈的努力,终有一天我们可以对着所有人自信地微笑。
 
上一篇:世界三大禁画 下一篇:鲍鱼为什么变硬

Copyright © 2014-2022 www.qiwenkd.com.奇闻网 版权所有

奇闻异事,飞碟,ufo,奇闻趣事,奇闻怪事,灵异事件,灵异故事,考古发现,恐怖事件,世界奇闻,宇宙奥秘,未解之谜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