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皇帝的年号、谥号、庙号都各有什么作用呢?
考古发现 2022-06-17 17:16考古学家www.qiwenkd.com
古代有很多名字,可能你听过的许多名字都是说的同一个人,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年号,名字,,庙号等,那这都是用作什么用途,又是怎么来的呢?
庙号: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,一般认为,庙号起源于。开国君主一般是祖、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。
谥号:在我国古代,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,给他另起的称号。谥号是开始出现的。但周文王、周武王不是谥号,是自称,昭王穆王开始才是谥号。
认为谥号是子议父、臣议君,于是废了谥号。开始又实行了。唐以前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,但是都有谥号,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。
年号: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(一世一元)。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,这里面只有用过两个年号(正统,天顺),另外原来的年号叫祺祥,是肃顺他们拟的,不久发动政变,杀了肃顺,年号改作同治,原来的年号没叫开,人们都习惯地称同治帝。
举一些栗子:
(1)庙号:
汉高祖刘邦、唐高祖李渊、唐太宗李世民、唐玄宗李隆基
宋太祖赵匡胤、、清太宗
(2)谥号:
夏(给取的)、(周谥)、周文王(自称)、周武王(自称)
、、、、、孝文帝、、
(3)年号:
如洪武、永乐、正德、嘉靖、隆庆、、天、等
从帝开始,都是用年号称呼,如、、等等
上一篇:朱元璋收养的20多个义子,为什么都不姓朱?
下一篇:赵姬为什么甘愿为嫪毐生子呢?